速读:路博迈基金魏晓雪:敬畏市场 做情绪稳定的投资者

走近路博迈基金魏晓雪的工位,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两个字:不急。

作为第二家在中国展业的新设外商独资公募,路博迈基金近期推出了其首只偏股产品——路博迈中国机遇混合,公司副总经理、权益CIO魏晓雪拟任基金经理。


(相关资料图)

魏晓雪身上的标签很多:女基金经理、从本土机构跳槽到外资公司、公司高管……近期,魏晓雪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的采访,除了与记者分享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她还谈到了从业二十年以来对投资工作的深入思考,以及来到外商独资公募工作后的深切感受。

情绪稳定敬畏市场

“为什么会在桌子上摆上‘不急’二字的书法作品?”记者问。

“我认为投资工作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更加理性地做出决断。”魏晓雪笑着对记者说,“慢就是快,别急,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谈到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魏晓雪认为,女性专属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使得女基金经理在情绪管理方面似乎拥有天然优势。“有生物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和性别激素差异是两性思维模式差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更擅长空间思考和单一任务处理,而女性更擅长细节处理和多任务处理。”魏晓雪认为,多任务处理的思维模式是自己情绪较为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的一天不会只有工作,和闺蜜逛街、养宠物、烹饪美食等等,都是我排遣压力的重要方式。”魏晓雪说,“在做投资的时候,我认为过分专注很容易陷进去,情绪也较难自控,这时候看问题容易偏离本质,所以我的时间里不能只有工作。”

但情绪的稳定并不意味着麻木,魏晓雪表示,自己始终揣着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我对自己的基本面研究胸有成竹,但对市场的表现与反馈永远‘如履薄冰’,因为我认为这个市场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我学习,尽管我已经从业二十年。”魏晓雪认为,综合来看,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有三个特质非常重要:第一,情绪管理能力;第二,对事物认知尽可能客观的能力;第三,容忍和理解波动的能力。

业绩稳健均衡偏成长

梳理魏晓雪过往管理的产品资料会发现,魏晓雪的研究行业覆盖广泛,是少有的能以全行业视角选股的基金经理之一。

在组合上,魏晓雪格外重视行业和个股的均衡配置,避免持仓过度集中在单一风格、单一行业中,以确保组合收益来源的多样性。虽然分散,但是魏晓雪整体持股的总数并不多,保持在30只左右。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其投资涉猎遍布大消费、大健康、大科技、大制造甚至是一部分周期行业。

和情绪上“不着急”的特点类似,魏晓雪的产品业绩也表现出长期稳健的特征。无论是业绩锐度还是回撤控制,都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从近三年、近五年和近七年来看,魏晓雪的区间收益均位于同类产品前30%,年化波动均位于同类产品中游。

谈到新发产品的投资风格,魏晓雪表示,会继续坚持均衡偏成长的投资风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相比于行业机会,我更看重产业周期的内部逻辑。在个股选择层面,产业趋势、商业模式、管理者品行等都是我的重要分析因素。”魏晓雪表示。

一位本土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跳槽到外商独资公募后是否会有不适感?针对这一问题,魏晓雪表示,由于路博迈本土化策略执行非常彻底,股东隔离机制也很完善,因此投研体系和框架与自己在本土公募时没有太大差异。“而且路博迈典范式的公司文化、集团独特的员工持股架构等能够让我去做更本质、更纯粹的投资。”魏晓雪表示,“路博迈集团的研究成果也能让我在投资的过程中拥有更多元的视角,例如国际认可的ESG研究能力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我认为非常适合做投资的地方,我愿意在这里实践我的投资理念。”

看好市场四大方向

谈到新发产品的布局重点,魏晓雪表示,会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消费、弱美元周期这四大方向。

科技创新方面,魏晓雪表示,大模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力。“尽管短期来看,中国在大模型搭建方面不一定有非常强的优势,但中国的AI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如果能在ChatGPT的基础之上,做一些应用场景的拓展,我认为未来会有更多成果涌现。”

高端制造方面,魏晓雪重点提到了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数字经济的应用推广将对半导体的去库存周期带来基本面改善,我们认为下半年有望看到这方面的投资机会。”魏晓雪表示,“新能源方面,前期的阶段性回调反而为这一板块带来了更多中长期投资机会,目前很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已经具备较高的估值性价比。”

消费方面,魏晓雪特别提到了出行、医药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中药和院内医疗复苏两个细分领域。“对于中药领域,首先,批复数量的提升体现国家支持中药行业发展;其次,中药行业近期创新较多;再次,政策相对友好,集采的影响相对友好;最后,这一板块估值不算太贵。”魏晓雪说道。

弱美元周期方面,魏晓雪表示,目前人民币资产(包括股市)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中处于估值洼地。未来随着世界供需格局的重构,中国具备非常强大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观察制造业公司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未来将会看到很多制造业公司在出海、产能逐渐外移的过程中受益。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