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上海市十五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存志东校)创建于1955年,坐落于杨浦区怀德路110号,地处于上海的东外滩,滨临黄浦江畔。我们的校园中庭,有一棵枫杨树,它和学校一起经历了60余年的岁月洗礼,但精神矍铄。学校跟随树的结构,形成了培其德,宏其志,广其思,砺其行,期有所成的育人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
学校全貌
坚持思想引领,筑牢思想之基
着力抓好班子建设、“三会一课”质量,通过党员集中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形式,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提升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
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为契机,发动党员教师写观看感言、上微党课,也邀请全体教职工以思维导图、报告、视频分享等形式学深悟透大会内容,更是与同济附校共同组织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主题活动。
2022年9月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主题活动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登峰计划”为总抓手,推动区域教育领军人才涌动发展。目前我校已经有四位教师成功入选名师工作室成员,并继续实施《教研组(年级组)推荐青年教师轮岗的暂行办法》,四位青年教师到各部门轮岗。
聚焦师资发展,激发内在动能
人的因素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学校把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重点工程,逐步构建了“四位一体,分层递进”的教师培养新模式。
为提高师训的针对性,构建了从职初教师到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再到特色教师四位一体的研训团队,为学校每一阶段的教师都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践行了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同时学校还加强了机制建设,将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表现和发展的结果纳入岗位晋升和绩效分配方案当中,极大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加快骨干人才培养,借“强校工程”政策和资源优势积极为老师搭建各类平台。“强校工程”指导专家黄荣华、许伶萍、许敏等老师的专业引领,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的具体指导,区科研室和师训部众多专家的一次次培训与讲座,还有特级教师李琳在我校建立了名师工作室。
在杨浦区第六届各类人才申报评选中,三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五位教师被评为区骨干,两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区骨干后备,两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区教育教学新秀,创下了学校入选人才数量之最。
2021年12月区学科带头人、副校长彭春晖录制名师面对面
关注素养培育,形成学校亮点
这几年中,学校陆续引进并研发了《人工湿地》《智能水质监测》《云栽雾培-植物工厂》《厨余垃圾处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斑马鱼实验室》《大气飘尘监测》《“艾”我中华-艾草种植与加工工艺》八大生态课程。在生态课程群实践研究方面,《指向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被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教师对课程研究的内在潜力被充分激发,动力强劲。
漫步于校园,中庭湖边能看到同学们争相喂鱼的场景;水质监测屏前能看到同学们执笔记录的专注画面;光伏走廊下能看到大家对比数据的钻研氛围。从“重知识”到“重素养”,依托特色项目,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创新、团队合作和责任担当等关键能力显著提升。
八大”地球公民”生态课程
依托活动育人,形成德育特色
依托德育活动,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每年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大地提高了少先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紧紧抓住团前教育课、新生入学教育、“十四岁集体生日”“换戴大号红领巾仪式”等仪式教育活动,引导队员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增强了队员们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2023年3月爱心义卖活动
将劳动教育融入争章、家庭教育之中。每年开展“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积极树立未成年人身边的劳动榜样。在课后服务中分别开设了中式面点课程和西式烘焙课程,传递快乐厨房理念,让同学们在参与中了解并学会烹饪方法,切实提高队员的劳动仪式。假期,学校与上实集团合作,在崇明东滩的“上实东滩低碳生态园”建有劳动教育基地,暑期安排学生开展为期3天的研学活动,带领队员通过骑行到达基地,参与农田劳动、了解农业生产的原理,既是生态教育的延伸,也是劳动教育的落地。
2022年7月崇明生态骑行活动
多维宣传路径,增强文化凝聚
学校积极打造鲜明的校园文化符号,引导学生对校园的体验由空间记忆走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情感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近阶段完成了新版学校校徽的设计,拥有了可以传达学校教育理念、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视觉符号;完成了学校校歌的创编,在传唱过程中不仅激起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爱校热情。
拓展多元的宣传途径,鼓励学生在宣传参与中提升爱校之情。学校视频号、抖音号全年推送视频120余个,单个视频最高点击量万,更多的同学、老师接受、喜爱上了这种新媒体宣传形式,同时也通过直播平台完成了学校大型活动的直播。
学校三大宣传平台
注重环境育人,营造沉浸体验
在文明校园建设的思路引领下,学校创设了优美的育人环境。围绕中庭里近70年的枫杨古树,借助学校的生态特色课程,形成了以“森·长”为题的校园文化脉络。五个楼层通过了根、干、枝、叶、果对应德、志、思、行、成,通过深度、高度、广度、密度、远度来呈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以枫杨树形成校园文化脉络
通过多元设计,让学校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角落可育人通过学科空间、阅读空间、展示空间赋予学生更多的沉浸而舒适的学习可能。四个走廊的主题分别赋予为“科技改变世界”“艺术美化生活”“文化传承历史”“生态美化环境”。
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言一行显文明。遨游书海,让学生能够对世界有所认知;漫步校园,让学生寻找未来成长的方向。学校将一以贯之地严格落实教育部有关“双减”政策,注重为学同学们施展才华而搭建各类平台,建设文明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关键词: